新春江郎游
江郎山,在江山市境内,距城关25公里,为全国丹霞第一峰,海拔824米,方圆67平方公里,内奇峰怪石,飞瀑深潭,引人入胜,其可圈可点之景达百余处,明徐霞客曾三游江郎山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。
马年新春,初四正是阴雨天气,,旅游大巴在盘山公路上绕行,我们在登山口处下车,但见一条小溪涧潺潺流过,雨后的山石、草、树都沐着乍现的春光,泛着新鲜的色彩。沿条石就的山道拾级而上,山路蜿蜒曲折,呈之字形,谓之“山道十八湾”。
十八湾尽头迎接我们的是“大雄宝殿”,寺宙依山而建,内千手观音宝象尊严,让人仰视。穿过大雄宝殿,有一片空阔地,据此上山有两条路,我们从标有“一线天”处上山,不远外山道拦一巨石,而原本陡峭的山体在此突然前伸,有如前挑的屋檐状,把巨石收于腹下,此时雨已止,依然有水从上淅淅沥沥地滴落,而此石宛如巨蚌微张所藏之珠,干燥如常。传说八仙过海时曾在此小憩,谓之“棋盘石”,多少年过去了,世事变幻,沧海桑田,如今的棋盘石距海何止千里之遥,即使有八仙在世,恐也难再留萍踪。
再往前就是著名的一线天了,全国河山,称“一线天”的景点,何止百处,江郎山的一线天乃郎峰、亚峰之间的峡长过道,长宽各为三百余米,两峰山体形如斧削,只是郎峰侧为悬崖状,平滑干燥,寸草不生,而亚峰侧则是雨水充足,草木葱茏,一派生机盎然。抬头往上望,两峰渐高渐近,只能见一线光明。走出一线天,豁然开朗,只见郎峰侧壁上有小圆珠状蔓植物,稀疏长在石壁上,远望之,构成龙、虎、凤、马四种写意图案,栩栩如生。
如此,方踏上攀登郎峰的石阶,此时雾越来越大,偶有人语声飘过,四顾却不见人影,颇有王维笔下“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”的意境。台阶均是依山而铺,或是凿山而成,参差不齐,窄处仅容一足,如遇山体外倾之处,只能俯首贴壁收腹而过,凭栏登高眺望,但见远处云蒸雾绕,风过处,细雾缕缕飘过,如有羽化成仙之幻。
约一小时左右到达峰顶,我们选择另一条路下山,下山伊始,即被告之此路艰险难行,果然不多时即见陡直山侧,恐是实在无路可修,只绕山体用钢筋悬空铺设一段梯状,走在上面,扶着栏杆,战战兢兢挪过去,回头望,还是后怕。有一队人马上来,问到山顶还有多少路,我们随口提醒他们前行注意安全,想不到他们说彼此彼此,再往下走,感觉与上山的台阶相相似,正暗庆幸,脚下突现一峭壁,呈90度,有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之势,在此地凿壁为阶,恐怕不合实际,修路者又如前炮制,用钢筋架设一直梯而下,我们手脚并用,一步一级爬下,此时如手有打滑,后果不堪设想,如是几个垂直云梯下来,手心出汗,脚底发虚。忽见前面几乎无路可走,沿台阶进入一狭窄山洞,洞内漆黑一片,窄处仅容一人,两侧湿润,侧身收腹,扶壁而过,此厢正觉无边的黑暗扑过来,那边忽然柳暗花明,重见天日,原来已置身洞外。
下山时我们沿盘山公路慢慢走下来,回头望雾中的江郎三峰,影影绰绰,难见真容。
于洪 2002年3月1日
出行备忘:杭州游客可在周五乘火车出行,杭州13.15发车,到江山19.50,当晚在市内留宿,第二天在汽车站坐旅游大巴,大巴直上江郎山,票价15元,如选择在镇上下车,则每位4.5元。江郎山门票加保险费共37元。为安全起见,请从“烟霞洞”处上山,从“一线天”处下山。江郎镇上有野猪肉、獐肉、野菜可供尝新,江山土菜以鲜辣著称。市郊有老虎山、鸡公山、须女江可游览,西山砚台也颇有名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