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天塘啊,黄天塘
黄晶根
10月18日,太阳队前往富阳湖源乡攀登黄天塘,造访已成历史的湖源林场。黄天塘海拔780米左右,不算高,但我走得很累。主要是天气闷热,一点儿秋高气爽的感觉都没有,走进大山,少了点儿山风。尽管如此,诱人的景色不时掠过眼前,陡陡的杨梅岭,崎岖的山路,成片的箬竹丛,各色的山花,高高的杉树林,古朴的民房,憨厚的黄牛,淡淡的彩虹,都会给我们带来兴奋。队员们忘却了疲惫,不时显露惊喜。
这次黄天塘之行,有别于以前的每次爬山,带给我感慨,使我的心情略显沉重。
山顶有个湖源林场,当年的知青上山下乡,在这里扎根生活。我迈着沉重的步履走在山道上时,心想着当年的花季少年,远离家乡,攀登上这么高的荒凉野山,战天斗地,过着可以想象的艰苦生活。我也是当年的知青,在围垦海涂的农场奋斗了八年,荒废了的岁月让我遗憾终生。山顶的林场遗址一片荒凉,当年的宿舍、食堂破败不堪,遗弃了的生活用品、生产工具杂乱地撒满一地,上工打钟的柏油桶还挂在房梁上,我提起一只锈迹斑斑的煤油灯,触景生情,感慨万千!曾经的青春岁月如同这些家杂被抛弃在这荒山野地里,被人遗忘,只有我们这些老知青还在自作多情。当然,艰苦的岁月培育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格。
曾经的青山绿水,当年的辉煌篇章,难道都将成为历史吗?一路走来,轰鸣的挖掘机将大片的树木连根拔起,成堆的杉树杆已静静地躺在路边,当年知青修筑的石板路毁坏严重,林场四周长满荒草,黄天塘池水几近干涸。林场墙上赫然贴着富阳市人民政府2002年8月的告示:生态公益林禁伐区。这让我们不明白了。
所幸,这里朴实的民俗依旧。路过横槎小街,有一队友看到地瓜,问多少钱一斤,一村妇很爽气地说,拿去吧,不要钱;村中小礼堂里,80岁老寿星的庆贺宴席正热闹开场,反映出敬老爱幼的传统品质仍在代代相传。
两年后,你还来吗?这与太阳队有着不解之缘的黄天塘。
2008.10.22
|